1.确定业务目标
(1)业务目标便是OKR,其中目标的度量指标,包含在KR中。
OKR管理在各大公司很流行,其O,即目标objective,是业务要达成目标的描绘,这个公司/项目/产品的存在是要解决什么问题;而KR,称为关键结果Key Result,即为了达到目标所采取的策略预计的效果。熟悉OKR管理的人都知道,O不一定需要度量,而KR是需要能度量的。且公司级的O往往是可度量的,如:利润、营收、用户规模等。
(2)KR与O尽量是公式化拆解。
公式化拆解常用的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,如:利润=收入-成本、DAU=活跃用户+新增等。公式化拆解的好处是通俗易懂地展示出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,改善一个变量,为公司总目标带来的可量化贡献。这与用户增长理论中对北极星指标的要求一致:易理解,好执行,集中资源在同一个目标。目标下沉是数据化运营的基本逻辑,越易懂越易执行,团队越大,越要简单。
2.勾勒用户完成需求经历的行为轨迹,确定阶段性目标,从触点找机会
任何一个产品的存在,均为了满足百姓生活中的一个或几个需求,那么,(1)满足需求的流程可以划分为几个大步骤,(2)每一步的阶段目标应是什么(业务主目标的拆解),(3)与产品或平台有哪些接触点(衡量指标容易找),(4)这些接触点存在的痛点是什么,(5)解决痛点便是促进目标完成的机会点。
借支付业务简单举例说明:
大家是否还记得曾经用网银支付要经过多少次页面跳转,用网盾你支付成功过几次?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优化了每个步骤,减少页面跳转,为普罗大众的高频网上支付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也是其成功的关键。
现在的微信支付划分为如下步骤:打开微信-点击发现-点击扫一扫-扫码-输入密码-支付通知;
推测微信支付的目标是微信支付频次高,那么拆解下来:微信支付频次=微信支付用户规模*人均支付次数*支付成功率;
那么"打开微信-点击发现-点击扫一扫"该阶段的目标是提升微信支付用户规模,扫码该阶段目标是提升人均支付次数,"扫码-输入密码-支付通知"该阶段的目标是提高支付成功率,这其中的触点便是每一步用户与产品的接触点,分析每一步的痛点,找到机会点。
注意点:不论是目标拆解、还是行为轨迹的勾勒,都应结合自己所属业务的目标与抓手,尤其是行为轨迹的勾勒,需界定清楚本项目(或事业部)所服务的用户是C端用户、B端用户、大客户、还是B端用户等,不同类型的用户行为轨迹以及与平台的触点千差万别。
勾勒行为轨迹与确定业务目标相辅相成,业务目标指导行为轨迹的勾勒,行为轨迹的勾勒有时候会反哺业务目标,使业务目标更完整、更精准。
3.指标分级
指标要落地,需要层层下沉,依赖不同级别的指标。
在上述内容中,O/KR的度量指标为一级指标(即增长的北极星指标),行为轨迹中每一阶段的阶段目标为二级指标,触点对应的衡量指标为三级指标,三级指标的过程指标是抓手指标,而抓手指标有时候与三级指标归一。
实践过程中
- 高管层关注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,也是集团层日周月报关注的核心指标;
- 中层管理关注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,承上启下;
- 一线员工关注三级指标与抓手指标,强调执行即可。
每一层对上一层的目标指标负责,做到集团目标下沉,层层执行,保证目标的达成。
End.作者:贾利斋(挖数网特邀认证作者)本文为中国统计网专栏作者原创文章,未经允许禁止转载,需要转载请微信公众号后台发送"转载"联系授权(公众号ID:cntongji)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微信扫一扫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微信扫一扫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