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数据不等于看到价值

jiago 王佳东
jiago 王佳东
jiago 王佳东
9
文章
0
评论
2020-04-1803:05:00 评论 1,412 2104字
摘要

讲到bi,客观来看,它的价值也是不能小视的。完整的10步它没有办法自己走完,也可以先走个7、8步,在这7、8步之中,也就蕴含着非常的价值。

数据的价值不在于被看到,而在于看到之后所引起的思考和行动。

企业内数据不同于应用数据,它们大多不是通过算法程序直接产生价值应用于用户,而是通过合理的展示和分析,再经应用者或管理者思考和判断,最后采取行动,从而发挥价值。如果将整个链条分为10步,那么数据最多也只能算走8步,最后两步还是要靠人来完成。(这里也顺便插一句,个别人会妄图通过商业智能(bi)能够直接走完10步,我认为是想多了)

讲到bi,客观来看,它的价值也是不能小视的。完整的10步它没有办法自己走完,也可以先走个7、8步,在这7、8步之中,也就蕴含着非常的价值。

  1. 让管理者只完成最后的几步,总归是效率提高了,面对问题可以有更快的反应速度,这一点是容易理解的。
  2. 出错概率更低了。原本10步都会出错,现在只有3步会出错。从这衍生出来的,就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,不仅仅是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,而是整个企业,是每个对业务做出决策的人的管理水平都会提升,大到企业的战略方向,小到商品该放什么位置。为何我这样讲?当原本要走10步之时,会有一半的人怕麻烦,直接放弃从而直接拍脑袋决定,损失就从这里开始了(不要觉得自己企业员工都勤奋的一塌糊涂不会出现这现象,没看到是因为这样产生了损失也无法被察觉)。剩下一半不怕麻烦的人,因为每个人能力的不同,在不同的决策点都可能会出错。能按照规范的步骤不出错走到7步的人,可能也只剩下1/4了,其余的3/4,又是损失。所以,如果bi可以让企业整体都以一个标准的方法来决策(数据分析,或许不是为了分析,而是为了规范),走完这7、8步,是不是真的价值很大。

我认为这也是bi理应发挥的价值,但是见过太多的企业,认为自己的bi系统没什么价值,最多让it提供数据的速度更快而已,对业务而言,没有什么改变。这样让企业的it很被动,被认为bi系统就是为自己减轻工作量、降成本,从而不愿更多的预算以建设bi平台。是这些企业错了吗?并不是。是我错了吗?我觉着也不是。那究竟错在哪里?

一是自己对bi的认识不够清楚,二是忽悠人的乙方。很多企业的bi平台建设完,并没有帮助企业走7、8步,甚至4、5步都不到,只走了2、3步,剩下的路交给企业人员自己走完,剩下那么多,自然感受不出什么价值来。

举例子说一下,我以自己熟悉的零售行业为例。一家企业决定要花钱来建设bi平台,除了知道要开始这样一个项目外,其他并不知道要如何去做,做哪些内容,看哪些数据,怎样看这些数据,一概没有规划,其实真的好多企业都是这样的,这样他们就需要不止关注软件公司的技术实力,同时会关注软件公司的行业经验。此时碰到了公司a,公司a非常准确的抓住了这家企业需求,讲解了他们对行业内数据分析的理解和规划:

就零售行业而言,要分成几大模块,销售模块、门店模块、商品模块、会员模块、巴拉巴拉。。每个模块的价值内容巴拉巴拉。。。 所以,我们决定为你们这样规划,bi分成四大分析模块,其中销售模块包括销售同比分析、销售环比分析、销售结构分析、销售趋势分析、品类分析巴拉巴拉。。。 商品模块包括品类分析、商品排名分析、动销分析、库存结构分析巴拉巴拉。。。

在场的人大部分都被折服了,a公司讲的好专业,分析内容好全啊。好,惨剧从此开始了,下面我来戳一下。

对方列出了一堆的分析内容,而这些内容到底代表着什么?是什么样子的?看到这些会引发怎样的思考和行动?可能很多企业都不会去追问这一系列问题,仅仅是看着这些分析主题好像是有用就够了。

以库存结构举例,单纯的拿出来库存结构作为一个分析主题,是不够的。要让数据产生价值,就需要对不同内容进行整合,打通彼此之间的关系。库存结构,自身要拆解为有效性结构、类别结构、库龄结构、价位段结构、等级结构、折扣结构,同时要对比对应的销售结构,当库存结构和销售结构对比展现,能够直观看出库存结构是否合理,例如如果某品类库存占比1/3,销售却占比1/2,那就很可能需要增加该品类库存来调整结构应对市场;再配合以库存结构的日期波动,看不同分类结构是怎样波动的,例如当折扣库存随着日期的变化越来越高,就意味着门店新品过少,应引进新品并尽快处理折扣商品。

以上的例子,只为表达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数据,不是简单的各种分析内容的罗列,而是需要进一步的逻辑搭建,不同分析主题之间有逻辑,分析主题内部也有逻辑,这些逻辑打通,才能实现数据与业务的关联,看到这样的数据,才会有所思考。如若不进一步考虑这些,那么企业自然只是做了一些数据的陈列,只不过让业务人员数据看的更加方便了而已,而真正的价值,便很难说的清了。

我将数据分为五个层次,数据->指标->分析内容->主题->管理。每个层次之间通过逻辑搭建整合可以形成上一层,越到上层实现难度越大。很多企业只是整合了各种指标和分析内容,那么它的bi平台也只不过是指标和分析内容的罗列,这样它的价值必然有限。也有很多乙方拿着分析内容的清单来忽悠人,最终实现的bi平台自然也是不过而而。

以上文章,希望广大企业能够更深入了解bi平台,面对乙方可以有更深一步的追问。让数据的价值不止于看见。

End.

作者:jiago 王佳东fr来源:知乎

本文均已和作者授权,如转载请与作者联系。
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