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场中:到底有没有真友谊?

爱职场
爱职场
爱职场
358
文章
0
评论
2021-05-2609:34:24 评论 871 2016字
摘要

相信很多朋友都经历或见过职场中的相爱相杀,在职场找到知音,当自己在遇到棘手的事时,也能找到帮手,不至于孤立无援。但事实上,真的是这样吗?

 

案例:阿玲跟小刘过于亲密无间的关系,导致小刘开始肆无忌惮。她的所作所为让阿玲无法接受。

有次,阿玲开完会回到办公室,看到自己桌下放在一个打开了的纸盒,桌面放在一套护肤品,小刘正在打开一瓶防晒液在喷。一问之下才知道,原来几日前自己购买的一套护肤品到货了,小刘帮忙收了快递,但未经阿玲同意的情况下私拆了,更可恶的是,小刘毫不顾忌地开启包装,试用起来了。

事后,小刘还得意地跟阿玲分享使用心得:这瓶爽肤水不够干爽,吸收度不太好,我还是觉得我买的牌子好用。还有这个口红的色号不太配你的肤色,你看看我涂上的效果……

此时的阿玲气得说不出话来,但碍于情面,口里不说,但内心很愤怒。

这样的事情还不止一件。有次,阿玲经过茶水间,同事对她关心起来了,安慰她:别难过,你男朋友这样对你,他肯定后悔的。

阿玲愕然了,怎么自己跟男朋友闹矛盾的事情,同事们都知道呢?按理说,除了跟小刘哭诉过,其他人只字未提过啊?追问之下,原来同事们在小刘的口中得知阿玲的感情私事。

瞬间,阿玲被气得喘不过气来。自己将真心交付给小刘,而她却在背后将阿玲的隐私作为谈资全部公开。

都说了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。尤其在职场,充斥着利益、关系、权利、纠纷、矛盾,阶级……如此复杂的地方,学会保护自己才是关键。

一、职场中,保护自我隐私有多重要

职场上少不了会存在一些"长舌妇"、"墙头草"的人。他们在工作无聊时,通常就喜欢聊是非来打发时间。为了不成为他们口中的讨论对象,自我保护是最明智的做法。有什么好处,从三个角度看:

(1)从老板的角度看:

在一个团队中,如果有下属是乐于公开且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隐私,这不证明该下属豪爽和正直。相反,在老板眼中,这名下属就是一个守不住秘密的人。连涉及自身利益的隐私都不能好好保护,对于公司的利益,他还能守口如瓶吗?

因此,当下属越是能守住秘密,越代表他信得过,且有担当。绝不会冲动行事,也不会因受点好处就出卖公司权益。老板更喜欢懂得界限和有分寸的下属。

(2)从同事的角度看:

人际交往是一个相互的过程,如果同事发现你容易被套话,那么说明你的底线无下限,同事也不会轻易将重要的工作交给你,尤其在团队中,当发现其中一个成员不能保守秘密,就如一颗定时炸弹,随时受到威胁。而此时的你,更容易被同事贴上标签。

因此,学会自我保护,有些不该说的话,就千万不能说。否则在同事眼中,你就是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。

(3)从自身的角度看:

职场如战场,没有永远的敌人,也没有永远的朋友。只有保持距离,守护自我,你才不容易被人看透猜透。否则,你无意中的一句话,一个动作就容易成为别人的把柄。

二、哪些隐私,你不能多透露:

身在职场人多口杂,会有很多尔虞我诈的事情。虽然比不上战场,但是真真切切地充满了竞争与暗算。俗话说的好,言者无意,听者有心。接下来有些秘密你必须学会埋藏。

(1)生活隐私:

生活的事最好不要在职场上公开讨论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,遭遇,因此,你把自己的生活私事跟同事分享,如果别人不赞同你的观点,则就像自己挖坑跳下去。

(2)感情隐私:

这点是大部分女性职场人容易犯的错,她们偏向于感性,所以容易对同事提起自己的感情事。就如我老友阿玲一样,把同事作为第一倾诉对象,毫无保留地宣泄情绪出来,让人看透自己。

(3)职场隐私:

这点很容易理解,例如当你手握重要的资料时,你就要把好关,不能让公司资料从你手中流出。否则,不仅个人信誉度降低,还会对公司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。

三、职场上被问及个人隐私,建议用2个心理效应来应对:

职场上是人际交往的地方,有交流就会有被问及隐私的时候,那么,我们可以使用以下2个心理效应来应对,让自己完美躲避。

(1)使用"边界效应",明确界限,找到分寸

大家有没有发现,每当我们进去一个餐厅就餐时,第一反应就是寻找靠窗边的位置坐下,而不是中央的位置。因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,我们需要坐在角落里,找到自我的安全区域,便于观察四周的情况,而这个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"边界效应"。

边界效应是由心理学家德克德▪琼治提出来的,从心理学上说,人们在交往中都需要安全感和界限感,如果在陌生的环境下,为了满足人们安全的需要,就会产生寻找安全区域的动机。处在角落里,人们的视野会变得宽阔,可以观察到任何地方,及时收集信息,保证自己的安全。

通俗来说,即明确界限,找到分寸。

(2)运用"心理距离效应",疏者密之,密者疏之:

"心理距离效应"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一点。它是指空间距离分为近、中、远三种程度,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最能产生较强的心理吸引效应,而过近或过远的空间距离都会使人产生排斥或疏离的心理效应。

通俗来说,就是做到"疏者密之,密者疏之",如果"心理距离效应"运用到职场上也同样适用。

End.

作者:面试网

转载如果涉及作品、版权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微信号:lovedata0520)

更多文章前往首页浏览http://www.itongji.cn/
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