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舟是一家银行信息事业部的产品运营,要同时运营公司的不同平台,包括官网,App,小程序,作为金融类产品,银行产品运营希望自己的产品承担两方面作用:
1.核心目标是方便用户使用平台来进行常规柜台操作,比如开卡、绑卡等。实际情况下,事件量会更多一些。
2.次级目标是希望用户可以购买我行的理财产品。
小舟希望通过易观方舟可以进行用户行为分析,广告渠道优化以及自身产品改进,等方式来提高两个目标的数据,提高用户活跃度、留存、以及理财产品销量。
但是在最早期,我们遇到了一个话题讨论。是否需要将各平台的数据打通?打通与不打通是有不同的有意义的。如果打通各平台,那么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就会更加容易。
方法一:用一套AppKey将所有平台打通
易观方舟作为用户行为分析平台,可以帮助进行更好地产品运营,支持全端采集,可以涵盖银行的各种线上产品,比如多个网站、多个App,在方舟创建项目的时候,我们可以选择只创建一个项目,只要通过一个Appkey进行所有的产品的接入,此时所有产品的用户以及用户行为和标签都会进入到一套数据里。
在分析的时候,我们可以通过细分维度的平台来进行平台区分。
优点:
首先可以知道一个用户在你所有平台的完整生命周期。比如:用户可能是网站(包括操作系统,浏览器,电脑型号都可以知道)来,下载了App,而且我们可以在一个应用下设置漏斗,将网站上的事件和App上的事件设置成漏斗,来判断网站不同的广告位对于App的引导效果。最常用的还是对于两个平台之间的导流效果,因为App如果作为用户留存平台,网站的作用是App的跳板,所以要重点优化网站对于App下载的的转化贡献。
方法二:跨平台识别,真实ID关联
如果不同平台之间差异太大,而且都是独立进行运营的情况下,分析人员更关注平台内使用情况,分开数据源、分开数据分析、分开数据的使用有利于保证数据不受干扰,易于发现问题,针对特有平台做追踪反而提高效率。因此,在这种情况下,产品运营人员应该选择跨平台的数据打通方法。
跨平台的数据打通,我们通常采用确定性方法识别:
利用用户帐号体系中的ID,可以是系统生成的 UserID,可以是手机号,也可以是邮箱,不同的产品情况略有差异,总之就是用户唯一的标识。 举例:X 应用在 Android、iOS、Web、微信公众号四个平台上运营,各个平台用统一的帐号体系。假如小明有Android、iOS、PC三台设备,早上在Android 的微信公众号上看了一个推荐的,中午登录了网页查看了详细信息,晚上回家在iOS 手机上下了单,那么完全可以通过UserID将用户行为连贯起来。
针对不同的的方案,最终这位银行领域的客户选择了第一种方法,用一个AppKey接入了他两个产品,实现数据在一个平台里。
这样他的App和他的网站就可以用一套数据。
End.
作者:易观方舟
来源:简书
本文均已和作者授权,如转载请与作者联系。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微信扫一扫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微信扫一扫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