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里,性别、职业、ECG(这里的ECG只有正常和异常两种结果)是定性观察的结果,属于计数数据;而心率、收缩压、舒张压是定量观察的结果,属于计量数据;而疗效,因为有等级的关系。分为无效,有效,显著三个等级,所以属于等级数据。 但是,这三种数据的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必要的时候,它们之间是可以进行相互转换的。下面,我们看一下算盘总结的斗转星移之转换大法: 三种数据之间的互相转换: 1.计量数据转换为计数或者等级数据 这种情况一般是为了使分组后有足够多的分母。例如,上面那个例子中的患者的年龄,可以转换为等级数据:30~39岁,40~49岁,50~59岁,60~74岁,≥75岁五个等级的年龄组。这样就变成了等级数据。 又例如,患者的收缩压可以转换为定性数据:按照诊断标准,<150 mm Hg为正常血压;≥150 mm Hg为高血压,这样就变成了定性数据。 2.计量资料转换为计数资料 这种情况一般是用于计算发病率。还是用上面那个例子,患者的血压是本来是计量资料。但是,我们可以根据诊断标准,将其转换成正常血压或者高血压,这就变成了计数资料。也可以据此计算出高血压的发病率。 3.计数或者等级资料转换成计量资料 这种形式多以评分的形式出现。例如,临床上常用的疼痛评分系统。疼痛,作为一种非常主观的感受,是一种定性数据。可以作为计数数据,区分为无痛感和有痛感两种类型;也可以作为等级数据,区分为无痛感,轻微痛感,中度痛感,强烈痛感等级别。但是,如果我们要更加精确一点的话,可以采用临床上常用的0~10分的评分系统,让患者自己来打分。0分为无痛感;10分为最强烈的痛感。这样,就可以轻易地转换成为计量资料。
综上所述,医学研究的数据(常见的数据资料)分为三种类型。如果不注意区分这三种类型,就会采用错误的统计方法,造成错误。
End.作者:数据小兵来源:博客本文均已和作者授权,如转载请与作者联系。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微信扫一扫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微信扫一扫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