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跳槽面试数据产品经理,如何解决"无经验"的问题?
这应该是"无经验跳槽"最麻烦的一点。没有相关经验的话,能通过简历初筛已经很不容易了,大概率会被直接刷掉。等到了面试的环节,经验短板也会成为回答问题的最大困难,很可能 答不到点上 。在我收到的一些咨询问题中,这类困惑也是最多的。
首先呢,对于处在这种状态的同学,我一般都会建议先别着急,既然已经是"无经验"状态了,那就破……哦不,那就得考虑怎么把 自己现有的经验 转化为 目标职位的经验 。
类似的例子我记得有两个:
退伍老兵应聘公司高管,因为在部队听指挥、能带兵,而且坚决完成任务;
古汉语学者面试计算机专业,理由是两个都是语言,连古汉语这么难都能学好,计算机语言没什么;
当然,这两个例子都是个例,不管最终成功与否,都不能完全套在自己身上。但是我们能从中学到的是思路 。虽然在自己想去的领域没有经验,但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总有些经验吧,而且它们是相通的。用图形来表示就是:
就拿私信中这位同学的背景,数据治理想要做好,也需要对业务有非常深入的了解。所以尽管没有实际做数据分析的经验,但是并不代表就不了解业务了。
把这个思路理顺之后,我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公司,答应给我们面试的机会。最开始确实有可能连简历都不通过,但是真到有了机会的时候,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了。
二、如果之前做的是偏向底层的工作,那么如何才算"懂业务"呢?
第二要说的就是针对数据产品经理这个职位了。之前,我把数据产品经理拆成三个主要方向:分析向、平台向和数仓(治理)向的。思路还不清楚的同学可以看看具体工作职责
私信中这位同学,正好是想从数据治理往其他两个方向上转一转。
不过呢,其实不管是哪个细分方向,都要求 懂业务 。各位大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,也时常会提到要对业务有深入了解。
那么需要了解些什么?需要有多深入?怎么了解?我来帮大家拆解一下。
要了解业务,需要了解三个方面:领域经验 + 数据经验 + 分析经验 。
1. 领域经验是什么?
比如做生意,不管是电商还是实体,只要是卖实体商品的,就不能只关注毛利率,还要关注周转率。周转率上去了,每笔的利润甚至可以放薄一点。
类似这种"内行"才知道的关键细节,必须要跟这个行业中非常资深的专家交流一下才能学到。而面试中遇到的更多人是一知半解的,学个热搜词,再学几个成功案例,就以为自己懂了会了。这样不仅在面试的时候很容易挂,即使混过了面试,后续在实际工作中也困难重重,产生不了多大的价值。
用一句话说,领域经验就是发现这个行业的根本问题是什么。它的变化是比较缓慢的,通常都是由不可抗因素导致的。
2. 那么数据经验的?
数据经验指的就是要用数据的形式,把领域经验表达出来,并了解问题的现状。
还用上面的例子,大量的数据分析都在研究成本结构和收入来源,也就是研究ROI。但只要你加上个时间的维度,就很容易想到ROI只是暂时的、阶段性的,它不是固定不变的,也不是最终结论。如果过分关注某个阶段的ROI,后续的ROI可能更难看。
这就是没有把数据构建在根本性的问题上,那么关注成本和收入,对周转率的关注度却没有那么高。这就是缺少数据经验的表现之一,也是缺少量化思维和系统思考能力的表现。
在这方面,发私信的这位同学就比较占优势了。从数据治理的角度,特别是对业务进行分析建模的过程中,很容易从数据的层面发现哪个方面更重要、更值得关注。
3. 最后是分析经验
领域经验明确问题,数据经验明确现状,分析经验就得给出行动方案了。但是发现问题难,解决问题更难。而各个领域中的常见方案,不仅是解决问题,还都包含了各种碰壁和走弯路的经验,这就是经验的价值。
所以,相比前两个,分析经验最难提高的。短时间内也很难补上,确实需要自己亲身经历很多,才能逐渐体会到。
不过为了面试,找一些经验丰富的牛人讲讲,也是有帮助的,不快也光嘛。
三、转行,最重要的是改变什么?
一言以蔽之:"思维模式"。当然,更重要的是,我们得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是什么。
比如,就拿数据产品经理的这三个方向来说,分析向的同学会把每一次分析做得尽善尽美,但工具向的同学则会追求通用性、体验和迭代成本。两个方向,一个垂直追求极致的个性,一个水平追求极致的共性。这就是思维模式的差异。
End.
作者:李阳
本文为转载分享,如果涉及作品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(微信号:lovedata0520)
更多文章前往首页浏览http://www.itongji.cn/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微信扫一扫
-
评论